博文

商业/广告生活

这几天很忙,忘记了平安夜,其实也没什么,本来就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儿。可是,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应该给他些惊喜。而在这个不寻常的2008,一场经济地震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在这个新的起点,应该给家人和自己一个新的开始和感觉,让一切悲观的预期和烦恼烟消云散吧,让那些物质和欲望暂时抛在脑后。 其实,忘记了的理由说起来也很简单,除了加班之外,就是周末没有时间去超市。在这个商业社会,很多节日和事件是由商家提醒的,各种各样的洋节更是如此,比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等等。即使是春节这种节日,也是只有进了商家的地盘才能感觉到节日的存在。同样,我们身边的各种不错的广告,也让我们会有很多东西触动你软软的心底,虽然这种感觉并不一定直接转化为购买,但的确在你的心中强化了“品牌”。 大概是出于对大众“技术过剩”的好感吧,一直对大众的产品很关注,包括系列的广告。虽然买不起,意淫一下还是可以的。新宝来大概是一汽大众的转身之作吧,不再将技术放在首要的宣传位置,而是强化一辆车给家庭所带来的感受,强化家庭车的概念,同时A级车的入门级别也注定新宝来将是你买车的一个过程,就让新宝来陪伴你继续“向上人生路”吧。个人是比较喜欢这个广告,还有它的背景音乐,上了搜索引擎才知道,有很多人一样和我关注,大概就是那句:My life is brilliant. My love is pure.打动人吧。顺藤摸瓜找到了James Blunt。说到这儿,又想起了崔健那首《飞了》10年后拿出来给耐克做广告,配的刘翔,一点不落伍。 又想起自己买单反的过程了,之前一直对尼康印象颇好,而且自己接触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就是nikon 995,进单反的时候却进了佳能的门了,很直接的原因就是400D比D80便宜,再一个就是佳能的“感动常在”比王力宏拿着尼康相机比划强多了…虽然成龙也不咋样,但毕竟“感动常在”。 我们生活在商业的包围当中,买东西的时候经济使用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额外的感受已经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服装大概已经完全变成了额外的部分…手机呢,还有什么?

天津体验经济型酒店

因为工作原因,在天津出差了一个星期,算上前一次去,也10天左右了吧。这不危机了么,也给单位省点,好给俺按时发工资,也经济了一把,全部入住经济型酒店。 工作性质决定,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流窜,于是体验了3个不同品牌的经济型酒店,一共5家门店。 第一个名字忘了,非品牌产品,房价168元。电热水器,烦,没啥好说的,以后不会住这种没有品牌的店,也绝对不会住放热水器的快捷酒店。 第二个是塘沽锦江之星店,在塘沽区河北路,印象很深,门市价189元,洗澡很爽,不用担心没水。房价虽然不大,但也基本够用。 第三个是如家五大道店,40元办会员卡,房价201元,住的楼没电梯,网速慢,印象也深。 第四个是如家鞍山西路店,房价201元,这个算是中奖了,住在端头,房间比其他大不少,很宽敞,退房的时候有个人专门要我退出的那个房间号,看样子是老顾客。 第五个是锦江之星开发区店,158元办了个会员卡,房价206元,这个最好了,房间不大,但里面还有个小桌子和两把椅子。 主要说说如家和锦江之星的感受吧,毕竟两个都是知名品牌。 如家:每个店之间品质有差异,得碰运气。被单是彩色的,我住的两家一个是绿色,一个是粉色,感觉不好。房间里面也是和外立面一样,以黄色为主,不是很舒服。非白色的主基调总给人感觉想偷巧或掩饰脏东西的感觉。会员卡40元,门槛比较低,连续住两天晚上就划得来。在鞍山西路如家住了几天,每天工人都不打扫水池,香皂沫干在黑色台面上的白色渍很是扎眼。房间提供桶装水,不过看台面的清洁程度,让人担心它杯子的清洁程度。如家每个房价配基本书,可以如厕的时候看看,不过这书我兴趣一般。 锦江之星:整体感觉比如家讲究多了,从外观设计到房间的内部设计。房间内部以白色为主基调,被子、枕头也全部都是白色的,很舒服。房间里面提供电水壶和一次性纸杯,连刷牙的杯子都是一次性的。虽然不是很方便,但相对安全、放心。会员卡158元,终身有效,适合长期住锦江之星的人办一张。另外,连着在开发区店住了2天,工人打扫房间的时候很干净,比如家感觉更好。 从这次体验看,锦江之星比如家好些,但至少在天津,锦江之星的店比如家少了很多很多,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也许是因为扩张速度慢才保证了锦江之星的品质吧。还有一些其他的快捷酒店,如汉庭、宜必思等。下次再出差准备体验一下汉庭,至于宜必思,说实话,看外观的感觉很不错,但暂时先放放吧,法国人开的。俺不是极端的民

开心网001

我这人一向对突然特别流行的东西后知后觉,在开心网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在忽略无数邀请后,前天才加入。而且原因竟然是一个朋友在msn上和我聊起开心网,并且告诉我千万别加入被收购的域名kaixin.com的开心网。 登录开心网后,居然发现自己msn上有一般的朋友都在,也忒夸张了。而且一个朋友买卖一个争车位已经让一帮白领如痴如醉。昨天又推出一个买房子,进去一看,居然都是城市中真实的楼盘名字。别克的新车已经在争车位中投入广告了,买房子给开心网带来收入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我一直对社会化网络、twitter之类的服务感到困惑,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拿它们来干什么,难道自己给自己提供一个“人肉搜索”的模板么,lifestream之类的东西我也不是特别感冒,因为我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工具”主义者,互联网有意义的功用是学习,剩余的就是killtime了,而开心网就是这样一个kill time的家伙事儿,里面最强大的功能就属游戏了,看样子时间多的是的人大有人在,不知道老板们会不会在封了qq之后再封开心网。开心网估计是国内唯一一个不以IT用户为主的社会化网络了,如果豆瓣算社会化网络,那豆瓣就是文艺青年集散地了。 大概因为自己是一个市场分析者的职业所决定的,总是对事情本身的为什么和是什么很感兴趣,总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某件事情,其实这样少了很多的乐趣啊,嘿嘿。

北京限车

想想挺可怕的,北京现在从周一至周五大概每天停驶20%的机动车,路面情况还不错。但明显的已经开始感觉到我家附近的停车压力明显增大,白天在主路两边也停放了很多的车辆。由于貌似路况还不错,新增机动车数量还在增长,假如有一天取消限行,北京的路会成啥样子? 不赞成限行,因为对个人财产侵犯,买车前不告诉我,买车后什么事情都来了,什么意思? 不赞成控制每年新增机动车数量,虽然很多事情追溯不可能,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逻辑客观上鼓励了政策有空子赶紧钻,不用白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不仅是机动车,政策房、小产权房一个道理。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道路资源是无限的,车数量忒多后,自然买车的人就会少。虽然这想法极端,但也是在道路规划水平、交通管理水平有限的条件下一种极端的假设。比这种极端假设更可怕的是粉饰暂时的太平,貌似畅通,临时手段没法解除,一直临时下去…明年4月份如果放开,呵呵,这北京的路,不过估计限行还得接着来,拉动内需么!

冬天来了,会有多久?

最近两个月,关于经济危机的话题忒多了,开始还没有特别的感觉,而危机真的就像冬天一样慢慢来了。现在开始慢慢相信,在奥运的华丽之时,危机已经开始来临,而我们还在盛世的幻觉当中。 最开始特别关注危机还是在长春的一段时间,晚上闲着没事,电视变成了消遣。美国总统选举的话题和经济危机掺和在一起格外的热闹,而每天的CCTV2的直击华尔街风暴也不厌其烦地请着各类专家面无表情地评述着,好像隔岸观火。再过几天突然间的4万亿让我开始感觉到寒意,而回到北京后,CCTV2的主题也增加了“保增长”,媒体也开始铺天盖地地宣传,然后是史无前例地降息。貌似房贷可能会降低,但降薪、失业的危险远大于房贷,钱是挣来的不是么? 作为一个房地产从业者,所谓的危机恐怕来的更贴心。一些自己干公司的朋友开始休整,反正无事可做,甚至做好找地方打工的准备;有的业务员已经转行去做其他商品的销售,房地产市场的消化数量一下回到5年前,价格掉到不是什么大事,成交量没了倒是真的可怕。房子从来就不是什么刚性需求,有钱就买大点的,没钱买小点的,实在没钱先凑合着,也没见多少人住在大街上。作为一个市场从业者,看到的是宏观经济数据的下滑,汽车消费增速迅速减慢,在商场里面看到的esprit啊什么的往年这个季节都是不打折的,目前新品直接就是8.5折…这个冬天有点冷。 现在媒体都圈拢着老百姓花钱,可谁敢呢?都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但问题是不远了也得有个具体的数儿,就差一天被冻死了这个冬天就是全部。眼看着CPI在下降,印象里面有一个周期美国那边都变成负数了,物价是不涨了,收入比物价的跌幅更快,谁敢呢?就这样的社保体系,谁不能不留点救命钱? 也不知咋了,上来又发一通牢骚,不写了。从道理上讲,事情总会过去,危机甚至等同于新的机会,可俺是唯物主义者,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能救自己,被体制抛弃是一种很可怕的感觉,虽然有这种感觉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就此打住,牢骚写写就罢,生活还得是快乐的。

当当的网上支付与客服系统

当当的整体服务流程可能有所优化,现在发货时间好像挺快,很多订单第二天就可以收到,还经常能收到用当当专用的纸箱子包装的书籍,感觉不错,免运费几乎已经成为了标配。这种服务挺令人舒心的,虽然代价是特别低折扣的书籍不如原来多了。但这也是营销啊,毕竟有不打折的书店的标价和当当的折扣对比着呢。送货和服务貌似变成了额外的附加值,客户心理还是舒服一些,毕竟比实体店节省了很多成本。 因为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问题,和当当客服系统打过交到,说说感受。 在支付宝已经成为网购不可或缺工具之后,在银行大规模推销信用卡和网上银行之后,很多网购族估计已经习惯了网上支付的方式。我在当当订书一般慎用网上支付方式,因为怕之后带来的退换货问题、缺货问题带来烦恼,尤其是一个同事的书被送错之后换书的经历让我有点胆寒,基本上几个月打了无数电话才解决了问题,没有点锲而不舍的精神还真不行。这次被我碰上了网银支付多付款的问题,原因就是显示有货的一本书没给我发货但却收了我的钱。 打过了当当的客服电话,被告知已经退还卡内,打招行电话被告知还没到账,从11月12日至现在有13天还没动静了。招行的态度是可以根据交易信息去商家催促一下,我想再等等,等过一个信用卡还款周期再看看,因为毕竟如果我没取消预授权的话,如果酒店不理会,一般也要到结算日的时候才可以把额度还给我,我倒是想看看到底是银行还是当当的问题。 现在还不能把问题放到当当身上,但当当的客服实在是…并不是说客服人员的态度,而是说能接触到的客服系统。电话么,打了几次基本都是等等很久,期间静音时间非常长,让人误以为是已经被挂机;所谓的实时答疑,即网络客服系统,不知道哪位用过,可以跟俺说一声,基本都是等待后无疾而终;今天又发了个邮件,测试一下他们的邮件反馈系统咋样,我算是非典型客户么? 我倒是要看看这钱啥时能回到我的帐户,下次不敢用网银支付了,主要还是怕和客服打交道,太锻炼我的意志力了。

年底订阅:一个人的三联?

都说年关难过,上学的时候没感觉,反而年关是收压岁钱的时候,是收获的季节。上班了才知道年关的支出的确会增加很多,有些是必须的,有些是到年底想奖励一下自己或刺激一下自己的消费,什么物业费啊取暖费啊回家的路费啊堆起来的确也是个不小的数儿,今年估计很多单位年底奖金都要泡汤了,不裁员不降薪就不错了,还要什么奖金?不过话说回来,奖金不也是工资的一部分么,没这东西,跟降薪差不多… 言归正传,今年年底有了“阅读”的冲动。家里现在订了《新京报》,每天基本扫一遍,在年经好的时候一堆报纸也换回不少废品钱,还送吃吃喝喝的东西,老爸老妈闲来也有事情可做,还比较划算。一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家里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情也渐渐不敏感,偶尔会发现自己好像和这个社会也没啥关系,想订点东西定期也给俺通报一下这时代都咋样了。毕竟在网络上都是“浅阅读”,而我上网基本只看“房产新闻”、“IT新闻&评论”、还有一些被G,F,W的东西,这东西不能看多了,影响心情。 同事订了《财经》,偶尔也翻翻,不错的杂志,也敢说话,就是文章读起来有点困难,大概也应该算是“财经体”的文章吧,就好似许知远在《经济观察报》的时候那样,放弃。接着又发现了《中国国家地理》,看的是今年关于东北的专辑,那么厚的一本,总感觉有捡了便宜的感觉,后来又观察了两期,也放弃,不过的确是本不错的杂志。在长春的时候拿了同事的《三联生活周刊》,看了有关冰岛的那期,个人到不是特别感兴趣,但王小峰的不许联想我倒是订阅了,而且几乎总看,也就多了一些对《三联生活周刊》的好感。接着又买了3期《三联生活周刊》,算是考察通过,昨天终于在邮政的网上订阅付了2009年的money,也算是对自己阅读状态的一个交待。 接着说《三联生活周刊》,连着看了几期,终于明白王小峰说的做三联的主题文章是一种折磨的定义。近期印象较深的几篇文章,一是关于台北故宫的文章,二是有关栗宪庭和宋庄的文章。 对于台北故宫的记录,让我知道两岸故宫的差异,内地的故宫是精英文化的代表,和我们好像没什么关系,就只是一个旅游点而已,而台北故宫作为博物馆存在的意义更加明显,而台湾在这些描写中也是那样的温文尔雅,毕竟台湾是“四小龙”之一,经历过某种程度上的富有,罗大佑歌中的很多事在台湾发生比在内地发生晚了好多年。除了这些,也让人了解到49年前后的那些事,那些令人唏嘘不已的人和事,也让人对电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