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底在哪里:下一轮哪些企业会起飞?

跌跌不休

连续一个月的钝刀子割肉,股民痛不欲生,还不如来前无古人的4天连续熔断,打到底彻底重生。现在这种状况在众人“救市”、“无限量化宽松”的期盼下,真的会发生大的突发性逆转吗?在下跌过程汇总,大家生怕错过了什么。看起来这种期待,很可能会放空,除非触发系统性系统性风险的红线。


现状背景

现在去探讨什么时候是底,好像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只要预期一再落空,只要新的预期没有形成,继续跌或者大幅震荡,都是正常的。不管怎么样,原有的逻辑彻底被击穿了,还有很多人活在过去和曾经。昨日不可能重现,底也不知道在哪。在这个时点思考一下如果稳住了,新的逻辑如何形成,稳住之后大概什么东西值得关注,是有意义的。

大背景

  • 债务出清,投资驱动效率无限降低;
  • 产能过剩;
  • 中美脱钩,美国已经把中国当场真正应该尊重的对手来应对;
  • 新一轮技术升级前期(AI);
  • 企业2023年报业绩分化,不少企业业绩扑街,什么样的企业业绩在涨?
  • 注册制后IPO数量激增;

企业应对
  • 产业链整合,投资极度谨慎;
  • 出海;
  • 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不再容易复制,技术壁垒、资金壁垒;
  • AI探索,不再容易抄袭、本土化;
  • 2024多少企业有明确预期?
  • 新的上市很可能是卖公司;
近期美股:
  • 2023年Meta、亚马逊业绩超出预期,大涨;
  • Apple开始乏力(乔布斯红利基本快烧完了);
  • 涨跌跟业绩公布直接相关,涨跌都非常有正能量;
  • 业务和业绩扎实的大公司涨的多,很多小股跟最高价相比仍然在腰斩的水平;
A股在这一轮下跌过程当中,很多东西被出清、被格式化了。在IPO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时间筛选出来的企业,即持续的企业盈利能力,有可能成为股价的一条“暗线”。概念和妖股永远都会存在,但时间这位朋友检验过的优质企业很可能是A股爬出谷底的中流砥柱。这些“活久见”的企业,也很可能会成为下跌过程中的“稳定器”。

A股这个阶段很多小票下跌远超指数,恐怕有一部分小票永远也无法再次获得市场的关注了,也许很多企业也无法挺过这个周期。就像美股上一个周期,大公司再创新高,很多小公司永远留在了半山腰。

未来的路径

在上一个发展周期里的“成长型”企业,基本都活成了“价值型”企业的样子,如果还达不到这个水准,恐怕接下来大概率也会被淘汰掉。而在新的周期里,无论是想在新技术方面创新的“老企业”,还是新一轮“成长型”的企业,创始人的风格和心智,很可能会决定企业的最终命运。乱世出英雄,下一个发展阶段,很可能会再出一批强权型的企业家。而在出清完成以后,在推到重来的周期里,企业的创始人的作用可能会被无限放大。

不过现在看新一轮周期的企业发展,很可能会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压制,从而形成一个市场的玻璃天花板:国内市场容量。
  • 中美脱钩,技术封锁;
跟上一轮相比,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Copy的进程放慢以后,不排除国内企业用较低代际的技术在国内形成垄断,以获取最高的收益。

新的技术发展比如AI,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尚在创新当中。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场景,在产品转化方面速度最快的企业,有可能会成为新的SuperStar。
  • 出海
有在目前业务中,直接做出海增量的企业,可以把规模做大,把想象力做大。不过这类企业很可能会受美国公开点名,可能会存在一些扩张过程中的突发风险。不过,真的被美国点名,也说明这个企业真的有点料。

同样应该存在一批企业,隐性出海,另外在海外造一个平台,隐姓埋名,不把这部分装在已有的上市公司之中。不装在上市公司主体重,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大。

而出身就是基于全球化逻辑的一些企业,比如CRO,有点风吹草动很可能就是血雨腥风或者艳阳高照,在这里漫游真的需要强大的心脏。

  • 国企/中特估
搞出中特估概念的兄弟就是个天才,可以跟提出上海“北外滩”这个概念的人并列。国企缺乏的是创新能力,没有从0到1的概念,但1到100绝对是强项,比如光伏和风能央企已经全面进场,银联的云闪付涨的越来越像支付宝;另外就是做到100后的稳定经营,比如去年的电信运营商概念,从底层来讲,还是稳定的业务收入及派息。存量博弈的时代,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活着

老股民心中的底一再被跌破,在怀疑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被转发的小作文和数据说:距离系统性风险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许在这个最难的开局,还得继续忍受下跌带来的痛苦。

我并没有去深入这些数据,不管怎样,先活着,赖到稳定的那一天,是最根本的希望。

最后强调一下:我写的是故事,并不是投资依据,各位看客当故事看看吧。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北京开车挺费脑子

今夜无眠,不是为了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