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音乐”的博文

台湾台湾

台湾的政坛从来都是喧闹的,仅看我们最常看到的报道,好像整个台湾都是那样。最近几天偶然看了几期专访和一些帖子,有时候也在问自己,台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与政治无关,仅与生活有关。 在我这个年龄,除了历史课本之外最形象的台湾便是来自于小虎队、东方快车、王杰、姜育恒等歌手吧,那时候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大致名字是“来自台湾的歌”给了我们一个看台湾的门,尽管只是一道小缝,却像一个大千世界一样吸引着我。身处小镇,资讯不如现在这般发达,加之年龄小,听罗大佑等“文艺型”选手是后来的事情了。那时候的飞碟唱片、滚石唱片都是非常风光的,除了歌之外,专辑里面的一点点小故事、文案都令人着迷。大概是青春期渴望长大的一种心情,幻想一种经历吧,但台湾流行音乐哪怕是商业的操作,都有一种浓浓的人文劲儿在里面,香港的流行音乐,更喜欢台湾。 再后来,音乐或者说流行歌曲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虽然也还依然关注,但已经不是那种味道了。我的生活变了,其实,音乐也变了。最近对台湾的印象除了陈水扁和马英九,大概就是一个同学娶了一个台湾老婆,也让人感叹世界真的是平的。 近两天关注台湾,却是因为几个人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气质。第一个是 《海角七号》 的导演 魏德圣 ,很早就听说这部电影,也听说这是一部只有台湾人才可以看懂的电影,所以没有刻意去关注这部影片和这个人。偶然间看到凤凰卫视对魏德圣的 采访 ,却发现他是如此“安静”的一个人,听着他在屏幕前娓娓道来那些往事,那么平静地去描述过去的事情,“平静”地对待家人的离去,这种状态并不是谁都可以,那种平和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第二个是《鲁豫有约》的 刘若英 ,一种自然流露让人感觉很舒服。在《为爱痴狂》流行的那段时间,曾经关注过她,后来因为《似水年华》的原因,老婆和我还找机会去了一次乌镇。后来慢慢不再关注,只是偶尔看到一些花花绿绿的演唱会,最有印象的恐怕就是《新结婚时代》了。而鲁豫的访谈,刘若英所表达出来的虽然不是安静,但却是另外一种平和,一种随性和自然,不管它是不是刻意经营出来的,但传递出来的感受不是随便就能有的。 第三个是 豆瓣 上的这一系列 帖子 。现在被各种“媒体”搞怕了,倒不是真的想反动,而是想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一些“所谓真实”的想法,有些事情本来是真的,但很可能一些人翻译了之后,都会惯性的以为是假的。而这个帖子至少真的反映了一些台湾人的想法,对大陆和台湾之间关系的看法。这个帖

属于记忆的CD碟片

图片
长春,长江路,卖碟小店。 很多人在挑着各种各样的DVD,我却想找CD。显然,CD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仅过了不到2分钟,我便开始无所事事。或许,在主流的消费市场,CD也许会变成一个历史名词。幻想着能在市场中找到一些模仿“与当年的正版CD一摸一样”的碟片,如今看来,这样的东西估计只能在电驴中找到,存在于硬盘中了。虽然他们的声音可能还是那样,但已经失去一种气质,大致可以形容为在网上看书的感觉吧。 记得在99年刚毕业的一段时间中,经常到平安里、新街口一带的小店去淘CD,一些制作不算复杂,也没有过度包装的碟片,但基本忠实于当年正版的CD。算是给自己的记忆补课吧,当年可都是买磁带的,而那些磁带,除了略显退色的封皮,即使播放出来也开始有些杂音,再后来,连播放磁带的工具都找不到了。2000年左右网络还没有如此这般发达,拨号上网是一种奢侈,更别提大量的下载了,CD还是比较主要的介质。 回到2008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讲,宽带虽然对于电影来说还略显局促,但对于mp3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当年的 walkman、CD机已经变成了今天的MP3 PLAYER、IPOD、各种手机、IPHONE、MP4 PLAYER,音乐真的变成了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虽然,网络上基本以没有版权的数据源为主,但在技术的革命中,正版探索着通过网络销售的渠道,APPLE还获得了另其他人艳羡的成功。大概早晚有一天,音乐会变成完全用数据流来完成的一种商品。电影恐怕早晚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DVD会成为一种回忆。 想想,再过若干年,家里的除了书架恐怕要添一个放满硬盘的架子吧,一块块方盒子成为所有东西的载体。 那时候的CD封面没有那么复杂,没有第几主打第几主打,一张CD里面只有10首歌,没有很多的明星贴纸、日历。一如那个年代吧。忽然想起了飞碟唱片,滚石唱片,宝丽金,福茂唱片这些名字,这么快就变成了历史。 王杰:向太阳怒吼 姜育恒:一个人 王杰: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

曾经以为音乐只属于过去

每天挂在网上,大概是因为信息太多了,网眼太大了,每天其实过滤不出太多东西,倒是每天马桶上的《新京报》时间能给脑袋留下点印记。今天知道了 王若琳 , 豆瓣 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能给你一串消息,总能过滤出你想要的。 搜了听了王若琳,从 豆瓣 知道了 张悬 ,知道了 陈绮贞 ,才发现原来音乐不只是每天偶然感觉到的样子。王若琳,一个jazz的小女生,那么多人热捧,简单听了点,倒不是很感冒,大部分是英文的创作,还不如直接去原汁原味的jazz了。但她们的歌倒是值得一听。也才发现有这么一小群人还在做着自己的音乐,给那么一小撮人。直接真的是平的了,很难想象很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很多人去喜欢,大概就是长尾理论概括的吧。不过这东西不能听太多,偶尔调剂一下才不错。一群衣食无忧的不用为吃饭发愁搞出的音乐,不能天天听。 顺便在豆瓣中找到了一个豆列, 2007年值得一聽的音樂 ,里面的专辑列表,几乎每一个都搜了一下,试听了一段,久违的感觉重新来过,弄得我直想把那破车上的收音机换成CD。而国内,的确不知道该听什么了,其实我一直以为我已经丧失了接受新音乐的能力,原来不是这样。 近期总是利用网上听歌的网站听一些老歌,其实音乐不只是属于过去,大概只能说听音乐的感觉属于过去。听歌不能为了听歌而听歌,偶然来的感觉才是真的感觉。推荐一下 Last.fm , 一个音乐社区,让新事物来的更猛烈些吧!

如燕盘旋而来的思念

图片
这话题真要不停的思念了,昨天几乎写完了,死机了,硕果无存,一边思念昨天的文字一边写吧,感觉的确会差很多。昨天是专注于感觉,今天时不时会想想昨天写了什么,尽管没有人让我复述。 《新京报》周六的娱乐版不错,有点八卦还不是彻底的无厘头八卦,有时候还能获得一点有用的信息。在上面看到张雨生《如燕盘旋而来的思念》。上网狂搜,发现是台湾版,只能MP3先过过瘾了。从前没有也就没有了,可现在人类失去了网络会怎样? 嘿嘿,那写报告得累死。 《如燕盘旋而来的思念》是一扇门,不仅通往不是时时都能想起的熟悉的声音,也通往和音乐融在一起的感觉。我有个网名叫radio_man,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很简单,和大学时期的北京音乐台有关。那时路凌涛的《老式汽车》,张有待的《北京新音乐》《午夜蓝调》,郑扬的《校园民谣》都是最爱。让以前只能从杂志上看到的音乐变成了流畅的音符进入我的耳朵和心灵。从那时起,Beatles、nirvana等等等等(省略不知道多少字)才鲜活起来。 张雨生算是比较主流、商业化,特有的声音早就很熟悉,直到《带我去月球》才知道他的另一面(通过卡带渠道只能挺到引进的专辑,其他是万万不知的,那时候信息可远不如现在发达,google还不知道在哪呢或者说我还不知道网络是啥玩意呢),一种在主流和自我之间的挣扎。大学的某年,广播里满是怀念他的节目,现在还能想起午夜里在宿舍的床上听着广播里面的歌... 音乐会因为记忆而丰富,记忆会因为音乐而清晰。一直怀念那个年代,对我来说,快乐来得如此简单。而那时台湾歌手的那种人文关怀并没有完全被商业掩埋。家里还有很多平日搜集起来的老CD,其实也很少听,偶尔收拾柜子的时候看着封面,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气息。现在的主流流行音乐在周杰伦这个牛仔变得很忙之后,还真不知道听啥了。心境变了,环境变了,音乐也变了。大概还是自己变了,现在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乐趣,并不能因为他们缺失了我们当时的感觉而觉得缺少了些什么。 电驴在辛勤的下载,快点,快点,最好是直接落下,可别盘旋了! 如燕盘旋而来的思念,思念一位歌手,思念一种感觉,思念一段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