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拆奥运的台”

昨天在msn上跟老二闲扯,吓了我一跳: 我:你们现在是不是闲死了? 老二:一般。 老二:这几天该折腾奥运会的事了。 我:和你有啥关系? 我:有机会都应该出去避运。 老二:我们开完开幕式过去拆台。 老二:你没听说啊? 老二:奥运拆台工程。 我:没。 我:真的假的? 我:顺便把鸟巢也拆了吧。 老二:那个工程量可不小。 我:卖废品应该能挺值钱,还不用把刚钢筋从混凝土里面弄出来。 老二:估计水立方好拆。 我:带个锥子就拆了。 我:真的去拆台? 老二:真的啊。 老二:8号夜里去。 到这,才知道是真的,嘿嘿

单双号生活状态汇报

上班坐公交,单程20公里多点,耗时1~2个小时,视路况和公交司机的技术和心情而定;坐在公交上属无所事事状态,不能睡觉,不能看书,下车基本属于半晕车状态; 北四环早上由惠新东桥至健翔桥东向西方向基本属于拥堵状况,辅路尤甚!今早安慧桥至北辰西桥北侧辅路彻底封路后北四环惠新东桥至安慧桥四环主辅路拥堵严重,惠新东桥至安慧桥走了接近40分钟,与步行相当,车上无数人打电话接电话解释迟到原因。过了健翔桥基本畅通,学院桥、中关村一路畅通。 公交打折后真的很便宜,让我有点吃惊。空调车20余公里仅收费1.2元,因为俺路途遥远,怎么都能混个座,但晃的厉害。很困惑,在公交车上能做点啥呢?时间太长了! 今天空气质量也不咋地,我以为限行了空气就会好些呢,米国人想带口罩,我还真不信了,吃饭也能带着?

北四环是不是应该多为公共设施多考虑点?

奥运会要来了,北京花了大本钱,不管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实际是加速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北京是变漂亮了。每天经过奥运场馆,看着鸟巢和水立方一天天建起来,虽然也有过这玩意儿是不是太贵了的疑问从脑袋里一闪而过,但更多的还是期待和骄傲。不过对周边道路两边的绿植栽了拔拔了栽往复好几次却真的痛心那是纳税人的money。 奥运来了,单双号也来了,我的生活呢? 北四环仍然不那么畅通,尤其是公交车聚集的辅路。真搞不懂当时设计四环的人怎么想的: 三环经过改造后主路已经通了公交,四环为什么不考虑? 为什么主路畅通,而辅路却仍然堵的要死? 公交稍微密集一点的地方就走不动? 设计城市的时候有谁真正考虑过公共服务系统设施? 谁考虑过步行系统? 谁考虑过自行车走哪? 唉,放假算了。我也回趟老家,不凑这热闹了。看看那么多为了空气 放假 的地方,还真有点羡慕。其实奥运会不就一大点的运动会么,是比较复杂,那么多事情要做,还要反恐。拿奥运会当成一个大party看就算了,都来北京分分金牌,拿拿奖,旅旅游,不就这么一档子事情么。既然是party,既然是是娱乐,都放假算了,反正也没那么多事情做。 还不如让大家都给中国加油吧。

买书的地方的变迁

从前单身的时候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偶尔转转书店和碟店,很惬意。现在很少了,一是去转的时间没了,二是即使转了,买了也总是束之高阁。现在买的基本都是用的书,一是没时间看,二是节流。 今天上午去海淀图书城附近转了转,感慨万千。 很长时间没去书店了,记得住和平里的时候在等公交车时经常去影协电影院下的“新知书店”(好像是这个名字),在那花了不少钱。后来搬家后基本都在当当网上解决,偶尔卓越一下。至于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新京报》的书评和豆瓣网。 转回来说今天的经历。 先去的第三极。一个充满创意的地方。本来想到甘家口的建筑书店去,因为顺路,就想起了第三极。沿着扶梯一直爬到4层,第三极真是个混搭,各种精致的小铺子还有民间创意展都在1-3层,算是一个创意的商业空间吧。进了书店,也充满了商业味道,导视很精致,环境很时尚,甚至图书的分类名称都和其他的不同。但总体感觉找书困难,跟传统的书店相比,商业味道完全占了上风。 去左岸工社的路上顺便去了海淀图书城。那条街已经变成了步行街,但人却跟之前没法比了。虽然我去的时间不是逛街的主流时间,但进到昊海楼里面印证了我的判断。地下一层的国林风不知道什么时候搬走了,替代它的是一个淘书的店,全是打折的书,甚至有论斤卖的书。简单看了一下一层,感觉已经变成了特种书(考试书、打折书)的聚集地,曾经多么辉煌的地方啊。大学时代在里面留下了很多时间,如今已经物是人非。 左岸工社的新华书店倒是比较合我的口味,书的分类比较合理,比较容易找到。花1元钱办会员卡享受八折优惠。估计又有人该争论这种行为会毁坏中关村的书店生态,我是那种没那么多情趣的人,还是这种实惠来得比较直接。 很久没去西单的图书大厦了,现在商业区已经不属于我了,都记不得上次是什么时候去的西单了。买书变成了偶尔为之,看书被看网和看报替代,我的时间都哪去了?

对搜房的一点改进意见,希望有用。

1、关于搜房资讯集团最近对新闻阅读页面调整的一点意见。 1)最近新闻阅读页面有一些调整:一是漂浮广告,二是将一篇新闻分成若干个页面。      这两个东西对搜房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增加了投放的广告位,二是强迫阅读者刷新页面,不断点击。      但这两个东西严重降低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虽然广告位可以关闭,但每次点击下一段都要出现;      将文章肢解的七零八落会降低阅读体验和阅读效率,至少我会尝试寻找其他的阅读源。 2)以上情况的链接示意和截屏。       1)链接地址: http://soufun.com/news/2008-05-23/1771077.htm       2)截屏图片: http://p15.freep.cn/p.aspx?u=v20_p15_p_0805231044236581_0.jpg       3)这篇文章是今天刚刚更新的,不知是搜房和《新京报》之间的独家协议使然还是其他原因,在我写这个邮件的时候还没发现其他网站有这篇文章的链接,但从传统媒体出来的房 产新闻90%都是相同的,我想这类新闻找到其他的阅读源并不是难事。 2、关于搜房网站的一点想法。 1)这些东西很粗浅,毕竟搜房是个经济实体,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的方向,这里仅作为一个用户的基本体验作为参考。 2)虽然很多WEB2.0网站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但它对网络的内容提供方式和用户体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time》将"you"作为年度人物。豆瓣(douban.com)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影响力已经开始逐步显现,而用户提供内容的模式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 3)搜房的资讯集团、研究院、二手房、家居等板块已经非常清晰,但就普通用户接触比较多的资讯集团和二手房板块实际上完全停留在传统所谓门户的思维模式上。从内容角度上讲,现在用户对各种信息的二次加工与处理的能力已经非常强大,如果用户愿意,可以借助网路上的很多工具对信息源的信息进行目的性非常强的删减,所以对信息提供方式和用户体验必须非常关注。比如这个帖子: http://blog.yangyc.com/2008/04/23/let-real-estate-info-find-u/ (告别人肉刷,房源自己送上门)。 4)搜房的业务有很多很好的胚子,让用户参与和体验,比如论坛等(个人觉得搜房定位更偏向于

终于,还是想写点什么...

这些天以来,一直想写点什么,却无从下笔。每天看着网络上的一幅幅照片,总是刻意的保持平静,做着深呼吸,不让人轻易看出心底的那份悲伤。但看到很多孩子的照片的时候,我的心彻底崩溃。做了爸爸之后,感觉自己心底的变化还是不小,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同情,也有了一份耐心与平静。就是这样的变化,让我更无法想象这中折磨孩子们的父母是什么样彻骨的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 捐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但愿这不只是一时的冲动。冲动之后,久久搁在心底最软的那份东西被翻了出来。想成为一个志愿者,没有目的的,发自心底的献出一份心底的爱,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我希望这能成为我生活的常态,不仅仅是有关地震,而是在自己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曾经以为音乐只属于过去

每天挂在网上,大概是因为信息太多了,网眼太大了,每天其实过滤不出太多东西,倒是每天马桶上的《新京报》时间能给脑袋留下点印记。今天知道了 王若琳 , 豆瓣 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能给你一串消息,总能过滤出你想要的。 搜了听了王若琳,从 豆瓣 知道了 张悬 ,知道了 陈绮贞 ,才发现原来音乐不只是每天偶然感觉到的样子。王若琳,一个jazz的小女生,那么多人热捧,简单听了点,倒不是很感冒,大部分是英文的创作,还不如直接去原汁原味的jazz了。但她们的歌倒是值得一听。也才发现有这么一小群人还在做着自己的音乐,给那么一小撮人。直接真的是平的了,很难想象很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很多人去喜欢,大概就是长尾理论概括的吧。不过这东西不能听太多,偶尔调剂一下才不错。一群衣食无忧的不用为吃饭发愁搞出的音乐,不能天天听。 顺便在豆瓣中找到了一个豆列, 2007年值得一聽的音樂 ,里面的专辑列表,几乎每一个都搜了一下,试听了一段,久违的感觉重新来过,弄得我直想把那破车上的收音机换成CD。而国内,的确不知道该听什么了,其实我一直以为我已经丧失了接受新音乐的能力,原来不是这样。 近期总是利用网上听歌的网站听一些老歌,其实音乐不只是属于过去,大概只能说听音乐的感觉属于过去。听歌不能为了听歌而听歌,偶然来的感觉才是真的感觉。推荐一下 Last.fm , 一个音乐社区,让新事物来的更猛烈些吧!